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封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7-22 21:31:0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87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封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封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汴政办〔2004〕12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开封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2000年1月5日开封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开封市人民政府公文处理办法》(汴政〔2000〕3号)同时废止。


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


开封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
实 施 办 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使全市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第三条 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 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第五条 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模范遵守《办法》和本实施办法,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
  第六条 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指导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 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室应当设立文秘部门或者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二章 公文种类
  第八条 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公布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九条 命令、决定和通报三个文种都可适用于奖励。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依据法律的规定和职权,根据奖励的性质、种类、级别、公示范围等具体情况,选择使用相应文种。
  第十条 意见文种可以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上级机关应当对下级机关报送的意见作出处理或给予答复。作为下行文,文中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对方参考。
  第三章 公文格式
  第十一条 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与保密期限并排,之间用“★”隔开;如有具体保密期限应当明确标注,凡未标明或者未通知保密期限的国家秘密事项,其保密期限按照绝密级事项30年、机密级事项20年、秘密级事项10年认定。“绝密”、“机密”级公文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二)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其中电报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三)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行政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四)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识。行政机关之间联合行文,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与其他机关联合行文,原则上应当使用排列在前机关的发文字号,也可以协商确定,但只能标注一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五)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联合上报的公文,主办机关签发人姓名排列在前,其他机关签发人姓名在主办机关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排列。“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六)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七)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八)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附件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九)公文除“会议纪要”和电报外,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当调整行距、字距,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  (十)成文日期以本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十一)公文附注指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公文如有附注,应当加圆括号标注。
  (十二)公文应当标注主题词。上行文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
  (十三)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十四)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机关统称机关办公室或文秘部门,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十五)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应当使用规定的字体和字号。
  第十二条 公文中各组成部分的标识规则,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
  第十三条 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每页22行,每行28字。左侧装订。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四章 行文规则
  第十四条 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实效。
  第十五条 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第十六条 下级机关应当向直接上级机关请示、报告。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报告的,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并注明理由。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第十七条 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内容应当为需要报告的重大事项、上级机关要求报告办理情况的事项、须经上级机关审批或者决定的事项。
各部门需要请示政府的事项,应当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及时上报,给政府留出研究、决策的时间:一般事项不得少于2周,紧急事项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特别紧急的事项,需要在5个工作日以内批复的,除突发事件以及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或领导同志另有交待的事项外,必须在文中说明紧急原因及在本单位的办理过程。
  第十八条 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确有必要和有关部门联合行文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须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同意。
  第十九条 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
  第二十条 政府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政府各部门(包括议事协商机构)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如需行文,应报请本级政府批转或由本级政府办公室转发。因特殊情况确需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的,应当报经本级政府批准,并在文中注明经政府同意。
  第二十一条 政府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部门内设机构不得向本部门以外的其他机关制发政策性和规范性文件,不得代替部门审批下达应当由部门审批下达的事项;与相应的其他机关联系工作确需行文,应当以函的形式行文。
  第二十二条 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系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
  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首先签署意见,协办机关依次会签;一般不使用复印件会签。行政机关与同级或相应的党的机关、军队机关、人民团体联合行文,按照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
  第二十四条 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
  第二十五条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也不得抄送个人。“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第二十六条 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和需要直接报送上级机关负责人的绝密事项以及少数特别紧急的涉外事项、重大突发事件外,不得以机关名义或机关负责人的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也不得将需要审批的公文以内部签报、白头信函等形式代替需要上级机关审批的公文报送上级机关和上级机关负责人。
  第二十七条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第二十八条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向来文机关答复请求批准的事项,应当使用“函”,不得使用“请示”或“批复”。
  第二十九条 发文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既要提高质量,又要控制数量。
  (一)凡是可发可不发的公文,如可以用电话、协商、原件批回等方式解决问题的,一律不发,可长可短的要力求简短。
  (二)凡是可以用政府办公室文件解决的问题,不发政府文件;可以用便函解决的问题,不发正式文件;通过办公自动化网络下发的电子公文,一般不再印发纸质公文。
  (三)凡是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的,一律不再发文;周知性公文在新闻媒体刊播,不再另发纸质文件。
  (四)除有特别规定的外,涉及人、财、物等具体业务问题的,可以直接向有关主管部门行文,不必经政府转办。
  (五)政府领导同志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一般不以正式公文印发。会议上已印发的,会后不再以公文形式重复印发。
  (六)上级的公文,如需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的,可将原件翻印下发,确需本级、本部门发文的必须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贯彻意见,防止照抄照搬、层层转发。
  (七)各县区、各部门报送市政府的文件材料,原则上不超过3000字。
  第五章 发文办理
  第三十条 发文办理指以本机关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
  第三十一条 草拟公文应当做到:
  (一)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注意政策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一致性。提出新的政策、规定,要切实可行并加以说明。
  (二)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直述不曲,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
  (三)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机关的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确定。
  (四)拟制紧急公文,应当体现紧急的原因,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紧急程度。

(五)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注明中文含义。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
  (六)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七)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八)公文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
  (九)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第三十二条 拟制公文,对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行文;如有分歧,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出面协调,仍不能取得一致时,主办部门可以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与有关部门会签后报请上级机关协调或裁定。
部门之间征求意见或会签文件时,除主办部门另有时限要求的以外,协办部门一般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对上一级机关在规定时限内未办复的公文,呈报单位可向上一级机关提示催办。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工作,不涉及人员、编制、机构、经费问题的,被请示的机关应在收到请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逾期不答复视为同意。
  第三十三条 公文送负责人签发前,应当由办公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确需行文,涉及其他部门或地方职权的事项是否已协商、会签,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办法》及本实施办法规定的公文种类、公文格式、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
  第三十四条 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上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指行政机关的正职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下行文或平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由主要负责人授权的其他负责人签发。
  第三十五条 公文正式印制前,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复核。复核的重点是:审批、签发手续是否完备,附件材料是否齐全,公文格式是否统一、规范等。经复核需要对文稿进行实质性修改的,应按程序复审。
  第三十六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按照上级机关规定的份数报送公文。
  第六章 收文办理
  第三十七条 收文办理指对收到公文的办理过程,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程序。
  第三十八条 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涉及其他部门或地方职权的事项是否已协商、会签;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
  第三十九条 经审核,对符合《办法》和本实施办法的公文,文秘部门或专职人员应当及时登记、分类,由负责文秘工作的秘书长(主任)提出分办或拟办意见送有关领导批示或转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对不符合规定的公文,经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后,由文秘部门负责退回呈报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四十条 承办部门收到交办的公文后应当及时办理,不得延误、推诿。紧急公文应当按时限要求办理,确有困难的,应当及时予以说明。对不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或者不宜由本单位办理的,应当及时退回交办的文秘部门并说明理由。
  第四十一条 公文办理中遇到涉及其他部门职权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如有分歧,主办部门负责人要出面协调,如仍不能取得一致,可以报请上级机关协调或裁定。
  第四十二条 公文运转由文秘部门负责,来文单位人员不得持件运转。凡送请负责人阅示、审批和送请有关部门办理的公文,有关人员均应严格登记,各个环节都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抓紧办理,做到一般文件及时办理,急件随到随办,特急件专人限时办理。送批公文,如有关负责人外出,一般可隔过下传或者送代管负责人审批;不能隔过下传或者代批的,可采取专程送批等办法。
  第四十三条 送负责人批示或者交有关部门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要负责催办,做到紧急公文跟踪催办,重要公文重点催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
政府办公室转有关部门办理的公文,凡明确提出时限要求的,各部门在办理时,对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理完毕;对属于需要政府审批的事项,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回复,并将办理结果连同交办的原件一并报政府办公室。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办结回复的,应当在回复时限内以书面形式向政府办公室说明理由。对政府办公室未明确提出办理时限要求的,各部门应每月向政府办公室反馈一次办理进度。
  第四十四条 呈送公文,应当按照领导同志分工确定主批人,并送其他审批人阅知,以明确责任,提高工作效率。报负责人批示的公文,负责人应当及时批示。审批公文时,对有具体请示事项的,主批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姓名和审批日期,其他审批人圈阅视为同意;没有请示事项的,圈阅表示已阅知。
  第四十五条 受理请示、报告,应当及时答复办理结果。受理并已办结的请示、报告,除正式行文批复或者转发外,由文秘部门根据负责人的意见或者办文情况分别通过面谈、电话、便函等方式给予答复。答复内容仅限于结论性意见。任何人不得在公文上随便批注负责人的批示、意见,不得随便向外透露批示的原文和公文的详细办理情况。对负责人的批示,未经批准不得复印外传。已办结的公文,由文秘部门通知报文单位及时取回或转交有关部门。
查询公文办理情况,报文单位应当派人持介绍信到文秘部门联系,不得直接向负责人查询、催办。
  第七章 公文归档
  第四十六条 公文办理完毕后,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及时整理(立卷)、归档。个人不得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
  第四十七条 归档范围内的公文,应当根据其相互联系、特征和保存价值等整理(立卷),要保证归档公文的齐全、完整,能正确反映本机关的主要工作情况,便于保管和利用。本机关收发的公文、会议文件及音像制品、出版物、反映本机关重要活动的有关材料等,具有保存查考价值的,均需整理(立卷)。
  第四十八条 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整理(立卷)、归档,其他机关保存复制件或其他形式的公文副本。
  第四十九条 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在履行所兼职务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机关整理(立卷)、归档。
  第五十条 归档范围内的公文应当确定保管期限,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部门移交。
  第五十一条 拟制、修改和签批公文,书写及所用纸张和字迹材料必须符合存档要求。
  第八章 公文管理
  第五十二条 公文由文秘部门或专职人员统一收发、审核、用印、归档和销毁。
  第五十三条 文秘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机关公文处理的有关制度。
  第五十四条 上级机关的公文,除绝密级和注明不准翻印的以外,下一级机关经负责人或者办公室主任批准,可以翻印、复制。翻印时,应当注明翻印的机关、日期、份数和印发范围。复印时,应当加盖复印机关证明章,视同正式公文管理。密码电报不得翻印、复制,不得密电明复,不得明电密电混用。
  第五十五条 公开发布行政机关公文,必须经发文机关批准。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第五十六条 传递、管理秘密公文,必须采取保密措施,确保安全。利用计算机、传真机等传输秘密公文,应当安装加密装置。绝密级公文不得使用计算机、传真机传输。

  第五十七条 公文被撤销,视作自始不产生效力;公文被废止,视作自废止之日起不产生效力。
  第五十八条 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整理(立卷)后按有关规定移交档案部门。工作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时,应当将个人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第五十九条 不具备归档和存查价值的公文,应当经过鉴别并经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定期销毁。
  第六十条 销毁秘密公文应当到指定场所由2人以上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其中,销毁绝密公文(含密码电报)应当进行登记。
  第六十一条 密码电报的使用和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二条 规章方面的公文,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十三条 公文处理中涉及电子文件的有关规定另行制定。统一规定发布之前,各级行政机关可以制定本机关或者本地区、本系统的试行规定。
  第六十四条 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室对上级机关和本机关下发公文的贯彻落实情况应当进行督促检查并建立督查制度。
  第六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六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规定

电力部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规定
1995年7月7日,电力工业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改革电力工程建设管理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加强对电力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提高电力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包括电力行业主管部门对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管理,和监理单位受业主或建设单位(下简称委托方)委托,对火电或送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理。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监理单位是指从事火电、送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取得《资质等级证书》,具有法人资格的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和取得《监理许可证书》兼承火电、送变电工程建设项目部分监理业务的电力工程勘测设计、咨询(顾问)、科研、工程建设等单位(下简称监理单位)。
第四条 国内各投资渠道的火力发电、送变电、热电联产等新、扩、改建工程建设项目均应委托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实施监理。
第五条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的依据是国家和电力工业部颁布的有关的政策、法规、标准、定额和经过批准的建设计划、规划、设计文件以及依法签订的项目监理合同、工程承包合同等。

第二章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管理
第六条 全国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主管部门是电力工业部,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并组织实施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法规;
(二)负责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
(三)负责火电、送变电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的资格管理;
(四)指导、监督和协调全国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工作;
(五)组织全国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和重点建设项目监理的总结和经验交流。
第七条 各地区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各大区电管局、部直属省电力局及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法规,根据需要制定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所辖范围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
(三)负责所辖范围火电、送变电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的资格注册管理;
(四)组织、监督所辖范围电力工程建设监理项目的实施;
(五)组织所辖范围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和建设项目监理的总结和经验交流。

第三章 监理单位及监理业务
第八条 监理单位都必须执行《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和《火电、送变电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监理单位不得超越资质范围承接监理业务。
第九条 监理单位承接监理业务,可以由委托方指名委托,或者由委托方通过招标方式择优委托。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委托方可以委托一个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或部分内容进行监理,或委托几个监理单位对不同业务内容分别监理。
第十条 委托方必须与监理单位签定监理委托合同,内容主要包括:监理工程对象、双方义务和权利、监理酬金、违约责任及争议的解决方式等。
第十一条 监理单位所承接的监理业务,经签约后,不得擅自转让、分包或与其他单位合作监理。如确需分包需经委托方书面同意,并签订分包合同。
第十二条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理主要业务内容:
(一)前期阶段
1.预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
2.审查或编制勘测设计单位招标书;参加评标、合同谈判并起草合同文件;
3.预审查预初步设计(或概念设计);
4.审查或编制主设备招标书;参加评标、合同谈判并起草合同文件;
5.预审查初步设计。
(二)建设阶段
设计监理
1.编制施工图交付进度,监督、协调实施;
2.审查施工设计;
3.审查施工过程设计变更。
施工、调试监理
1.审查或编制施工单位、调试单位招标书;参加评标、合同谈判并起草合同文件;
2.审查或编制辅机招标书;参加评标、合同谈判并起草合同文件;
3.编制或审查Ⅰ级进度计划;监督或组织、协调施工、调试各级进度计划的实施;
4.组织或参加施工组织设计大纲及施工组织设计及调试大纲、试运方案审查;
5.审查承建单位质保手册,监督实施;
6.检查验收重要分项、关键工序、隐蔽工程及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
7.参与对分部试运及整套启动的验收;
8.审核资金计划,检查、分析资金使用情况,签署工程付款凭证;
9.审查工程结算。
(三)后期阶段
1.复核工程竣工决算;
2.进行后评估。
第十三条 监理单位应根据所承接的监理业务,设立由总监理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和其他监理人员所组成的项目监理机构。在工程建设阶段,必须在现场设立常驻监理机构开展工作。
第十四条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实行总监理师负责制。总监理师变更时,须经委托方同意并通知各有关承建单位。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履行各自监理职责并向总监理师负责。
第十五条 实行监理回避制、招投标制。监理单位与承建单位不得有行政隶属关系。监理单位各级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不得是承建单位的合伙经营者,或与这些单位发生经营性关系,不得在政府机关、承建单位任职。

第四章 委托方、监理单位和承建单位之间的关系
第十六条 承建单位指在监理委托合同规定的监理业务内容内,承担工程建设任务的总承包单位和设计、施工、调试、设备制造、材料供应等各有关单位。
第十七条 委托方必须在监理单位实施监理前,将监理单位监理的业务内容、总监理师的姓名及所授予权限,书面通知承建单位。总监理师也应及时将其所授予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有关权限,书面通知承建单位。承建单位应为监理单位开展工作提供方便并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的技术、经济记录、报表、资料。
第十八条 在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实施过程中,总监理师应定期向委托方书面报告监理情况,工程完工后向委托方提交监理报告。
第十九条 委托方与承建单位在执行工程承包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总监理师协调解决,经协调仍有不同意见,可请经济合同仲裁机关仲裁。

第五章 监理酬金
第二十条 工程建设监理是有偿服务。酬金及支付办法,由监理单位与委托方依据所委托的监理内容和工作深度协商确定,并写入监理合同。
第二十一条 监理酬金标准参照国家及电力工业部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监理酬金在工程概算中单列。

第六章 外资、中外合资和国外贷款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监理
第二十三条 外国公司或社团组织在中国境内独立投资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委托外国咨询单位承担监理时,应聘请中国的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参加,进行合作监理。
中外合资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原则上应委托中国的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承担监理。需要委托外国咨询单位承担监理时,应进行合作监理。
国外贷款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应委托中国的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承担监理,如果贷款方要求聘请外国咨询单位参加,应以中国监理单位为主进行合作监理。
第二十四条 中外合作监理,除监理单位共同与委托方签定监理委托合同外,监理单位之间必须签定合作监理合同,主要内容包括监理范围分工、监理依据、双方权利和义务、酬金的分配、争议的解决方式等。
第二十五条 外资、中外合资和国外贷款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理酬金,可参照国际惯例计算,并在监理委托合同中加以确定。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交通部关于颁发《交通部救助打捞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评审细则》(试行)的通知

交通部


交通部关于颁发《交通部救助打捞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评审细则》(试行)的通知

1989年2月1日,交通部

山东、广东省交通厅,上海市交通运输局,广州市交通局,上海、烟台、广州救助打捞局:
根据交通部和国家计量局联合颁发的《交通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办法》(试行)的精神,结合救助打捞企业的特点,制定了《交通部救助打捞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评审细则》(试行),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各单位在进行计量工作定级、升级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并结合企业升级和全面质量管理,扎扎实实地抓好计量工作。

交通部救助打捞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评审细则(试行)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交通部和国家计量局联合颁发的《交通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办法》(试行),以巩固和发展计量工作成果,不断提高计量工作水平,结合交通企业特点,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办法是客观评价企业计量工作水平的一种手段,是计量工作实行法制与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各企业必须在本企业的主管副局长或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以计量部门为主、协调有关单位、搞好定级、升级工作。

二、考 核 内 容
第三条 根据《救助打捞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评分标准
表一
------------------------------------------------------------------------------
项 目 | 内 容
----------------|------------------------------------------------------------
计量管理水平 | 统一归口计量工作机构的建立和职能发挥情况;计量工作日常
| 管理情况;计量人员配备情况;计量管理制度齐全和执行情况;
| 原始记录、技术档案齐全和完整情况。
----------------|------------------------------------------------------------
计量检测设施 | 各系统专业计量器具和能源、工艺、质量、安全、环保、经营
| 管理等计量器具配备情况;各类计量网络图编制情况。
----------------|------------------------------------------------------------
计量检测水平 | 上述各类计量检测的百分比指标。
----------------|------------------------------------------------------------
计量技术素质 | 计量标准和量值传递系统情况;计量检定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 计量标准器的受检情况;在用计量器具周检和抽检情况;计量
| 人员技术水平。
------------------------------------------------------------------------------
表》,需按表一列出的项目和内容对企业进行考核。
经过考核确定等级,使企业的计量工作逐步完善提高。
第四条 按本细则第三条四项内容检查企业的计量工作,如有一项检查不合格(低于该项评分标准的60%)的企业暂不定级,限期整改,直至单项复检合格后再定级发证。

三、等级的划分
第五条 等级的划分(见表二)
表二
------------------------------------------------------------------------------------------------
| | 计数检测 | |
等级 | 综合评分 | | 必须合格的计量参数 | 经 济 效 益
| | 率得分 | |
--------|------------|------------|----------------------------|----------------------------
三级 |75分以上 |25分以上 |生产全过程中的关键计量参数。| 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 | |主要指: |
| | |能源消耗、船舶运行、保养、 |
| | |救捞、潜水作业计量检测参数。|
二级 |85分以上 |30分以上 |生产和经营管理全过程中的重 | 较好的经济效益
| | |要计量参数 |
一级 |95分以上 |35分以上 |生产和经营管理全过程中的基 | 显著的经济效益
| | |本计量参数 |
------------------------------------------------------------------------------------------------
经考核,计量工作达到一级、二级、三级的企业,分别授予一级、二级、三级计量合格证书。

四、发 证 办 法
第六条 发证办法(见表三)
表三
--------------------------------------------------------------------------------
计量合格证书 | 颁 发 单 位 | 备 案 单 位
----------------|--------------------------------|----------------------------
一级 |国家技术监督局 | 交 通 部
----------------|--------------------------------|----------------------------
二级、三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管理部门| 国家技术监督局、交通部
--------------------------------------------------------------------------------
第七条 国家技术监督局一年一次以公报形式发布授予各级计量合格证书的企业名单。各级计量合格证书有效期均为三年,到期由颁发证书的计量部门组织复核。合格者,换发新证书;不合格者,吊销其计量合格证书或降级发证;复查评分达到上一级合格标准,可换发上一级合格证书,并重新备案。

五、考核申请程序
第八条 企业必须建立具有和生产、管理相适应的统一归口计量工作的机构才能申请计量等级的考核。
第九条 企业应根据本细则要求和有关规定制订本企业的计量工作定级、升级规划和实施计划。
第十条 企业在完成第八条、第九条几项工作和定级、升级的自检工作后,方可向当地政府计量管理部门和部主管计量机构(体制改革司)提出计量工作定级、升级申请,并抄送业务主管局。申请后,由政府计量管理部门会同交通部主管计量机构组织考核评级发证。
第十一条 申请计量工作定级、升级的企业应向考核评审机构申报如下文件资料:定级申请报告,计量工作定级、升级考核申报表,计量工作情况汇报,计量工作自查评分表。
第十二条 申请定级、升级的企业应按本细则第三条表一所列的项目和内容提供各类资料、图表、账册、证书备考核评审机构审核检查。

六、合格证书的效力
第十三条 新建、扩建救捞企业至少取得《三级计量合格证书》才允许验收、投产。
企业必须至少取得《三级计量合格证书》后方可申请产品生产许可证,参加交通部和地方产品及工程评优和优质运输奖,节能先进企业奖、企业管理奖、设备管理奖、质量管理奖评选等。
第十四条 获得《二级计量合格证书》的企业,方有资格参加产品、工程评国优活动和参加评选国家优秀企业管理奖、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节能先进企业、国家经济效益先进企业等。
第十五条 获得《一级计量合格证书》的企业,授予“国家计量先进企业”称号,产品(包括运输“产品”)、工程可以使用“计量信得过”标志。
第十六条 企业必须取得《计量合格证书》后,方可申请相应的企业管理定、升级。

七、监 督 检 查
第十七条 对已定级发证的救捞企业,当地政府计量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有权对企业计量工作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其计量工作的水平低于证书“证明”的等级时,要求企业限期整顿,到期仍不合格者,即降级或吊销其合格证书。

八、附 则
第十八条 鉴于计量工作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各救捞企业对在定级、升级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集体或个人,企业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十九条 本细则适用于交通救助打捞企业。
第二十条 本细则由交通部体制改革司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交通部救助打捞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评分标准表
------------------------------------------------------------------------------
类 | 名 称 | 项 | 考核项目 |分数| 评分标准 |
别 | | 次 | |标准| |
------|------------|------|----------------|----|----------------------|
1 |计量管理 | 1 |计量机构 |3 |已建立计量管理 |
|(15分) | | | |系统 3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企业领导重视计 |4 |直接负责 4分 |
| | |量工作并提到企 | |一般性领导 |
| | |业生产经营管理 | | 1分 |
| | |日程 | | |
| | | | | |
| | | | | |
| |------|----------------|----|----------------------|
| | 3 |计量人员配备 |3 |人员配备齐全 |
| | | | | 3分 |
| | | | |人员配备一般 |
| | | | | 2分 |
| |------|----------------|----|----------------------|
| | 4 |建立计量管理制 |3 |建立健全 3分 |
| | |度 | |基本健全 2分 |
| | | | | |
| | | | | |
------------------------------------------------------------------------------
------------------------------------------------------------------------------------
工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说 明 | 备 注
|
--------------------------------------------------------------|--------------------
(1)有归口统管的计量机构,建立计量管理系统并 |
发挥职能作用 3分 |
(2)有归口统管的计量机构,不能很好发挥职能作 |
用 1.5分 |
(3)没有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计量机构 0分 |
--------------------------------------------------------------|--------------------
(1)企业领导负责计量机构,制定发展规划,能定 |
期或不定期研究计量工作,对开展计量工作经 |
费有保证。 2分 |
领导熟悉计量法规、方针政策 1分 |
计量工作提到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日程 1分 |
(2)一般性领导不直接领导计量机构 1分 |
--------------------------------------------------------------|--------------------
(1)计量人员能满足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计量技 |
术人员占全部计量人员的比例≥15% 3分 |
(2)计量人员基本与生产和经营管理相适应,计量 |
技术人员占全部计量人员的比例≥10%2分 |
--------------------------------------------------------------|--------------------
(1)各种计量管理制度齐全,贯彻执行 3分 |
(2)各种计量管理制度基本齐全,贯彻执行一般 |
2分 |
(3)有制度但未执行或根本无制度 0分 |
------------------------------------------------------------------------------------
续上表
------------------------------------------------------------------------------
类 | 名 称 | 项 | 考核项目 |分数| 评分标准 |
别 | | 次 | |标准| |
------|------------|------|----------------|----|----------------------|
| | 5 |原始记录与技术 |2 |健全并完善 |
| | |档案 | | 2分 |
| | | | |基本完善 1分 |
| | | | | |
| | | | | |
------|------------|------|----------------|----|----------------------|
2 |能源计量 | 1 |能源计量器具配 |船舶|综 合 |
|器具配 | |备率 |5 | ≥98% 5分 |
|备 率 | | | |配备率 |
|20分 | | | | ≥95% 4分 |
| | | | | ≥90% 3分 |
| | | | | ≥80% 2分 |
| | | | | |
| | | | | |
| | | |----|----------------------|
| | | |陆地|综 合 |
| | | |2 | ≥95% 2分 |
| | | | |配备率 |
| | | | | ≥90% 1.5分|
| | | | | ≥80% 1分 |
| | | | | |
------------------------------------------------------------------------------
------------------------------------------------------------------------------------
工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说 明 | 备 注
|
--------------------------------------------------------------|--------------------
(1)原始记录和技术档案齐全,保管妥善,无遗失 |
漏建、涂改等现象。 2分 |
(2)有原始记录和技术档案,但执行不严有遗失现 |
象等。 1分 |
(3)无原始记录和技术档案 0分 |
--------------------------------------------------------------|--------------------
能源计量器具 |
实际配备台件数 |
(1)能源计量器具=------------------×100% |
综合配备率 能源计量器具应 |
配备台件数 |
(2)综合配备率低于80% 0分 |
(3)船舶能源计量器具指流量计量油尺、船检认可 |
的船容表 |
--------------------------------------------------------------|--------------------
(1)综合配备率计算公式同上 |单独定级的单位
(2)综合配备率包括计量油、煤(气)、电、水的器具 |除外
(3)综合配备率低于80% 0分 |
(4)陆地指:陆地机关、劳动服务公司、物资供应 |
单位、航修站和医疗卫生设施,电子公司。 |
下同。 |
------------------------------------------------------------------------------------
续上表
------------------------------------------------------------------------------
类 | 名 称 | 项 | 考核项目 |分数| 评分标准 |
别 | | 次 | |标准| |
------|------------|------|----------------|----|----------------------|
| | 2 |船舶运行管理保 |7 |综合 |
| | |养、救捞、潜水 | | ≥98% 7分 |
| | |作业计量器具配 | |配备率 |
| | |备率 | | ≥95% 6分 |
| | | | | ≥90% 4分 |
| | | | | ≥80% 2分 |
| |------|----------------|----|----------------------|
| | 3 |陆地生产经营管 |2 |综合配备率 |
| | |理计量器具配备 | | ≥98% 2分 |
| | |率 | | ≥95% 1.5分|
| | | | | ≥90% 1分 |
| | | | | ≥80% 0.5分|
| | | | | |
| |------|----------------|----|----------------------|
| | 4 |已编制计量检测 |4 |编制完善科学的 |
| | |点网络图 | |网络图 3分 |
| | | | |有基本完善的网 |
| | | | |络图 2分 |
| | | | |有网络图 1分 |
| | | | |有实施计划并切 |
| | | | |实执行 |
| | | | | |
------------------------------------------------------------------------------
------------------------------------------------------------------------------------
工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说 明 | 备 注
|
--------------------------------------------------------------|--------------------
实际配备台(件数) |
(1)综合配备率=--------------------×100% |
应配备台(件)数 |
(2)综合配备率低于80% 0分 |
|
|
--------------------------------------------------------------|--------------------
用于经营管理实 |单独定级的单位
际配备台(件)数 |除外
(1)综合配备率=--------------------×100% |
用于经营管理应 |
配备台(件)数 |
(2)综合配备率低于80% 0分 |
--------------------------------------------------------------|--------------------
(1)按国家标准规范编制网络图,网络图齐全并按 |
图装表 3分 |
(2)按国家标准规范编制网络图,基本齐全并按图 |
装表 2分 |
(3)有网络图,但表达不清 1分 |
(4)无网络图 0分 |
(5)有实施计划(配置计划)并切实执行 1分 |
(6)有实施计划但执行不力 0分 |
------------------------------------------------------------------------------------
续上表
------------------------------------------------------------------------------
类 | 名 称 | 项 | 考核项目 |分数| 评分标准 |
别 | | 次 | |标准| |
------|------------|------|----------------|----|----------------------|
3 |计量检测 | 1 |船舶能源计量检 |14|计量检测率 |
|率40分 | |测率 | | ≥98% 14分 |
| | | | | ≥95% 12分 |
| | | | | ≥90% 8分 |
| | | | | ≥80% 4分 |
| |------|----------------|----|----------------------|
| | 2 |陆地能源计量检 |5 |油、煤(汽)、电水 |
| | |测率 | |综合计量检测率 |
| | | | | ≥95% 5分 |
| | | | | ≥90% 3分 |
| | | | | ≥80% 1分 |
| | | | | |
| | | | | |
| |------|----------------|----|----------------------|
| | 3 |船舶运行管理保 |15|计量检测率 |
| | |养、救捞、潜水 | | ≥98% 15分 |
| | |作业计量检测率 | | ≥95% 12分 |
| | | | | ≥90% 8分 |
| | | | | ≥80% 5分 |
| | | | | |
| |------|----------------|----|----------------------|
| | 4 |陆地生产经营管 |6 |计量检测率 |
| | |理计量检测率 | | ≥98% 3分 |
| | | | | ≥95% 2分 |
| | | | | |
------------------------------------------------------------------------------
------------------------------------------------------------------------------------
工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说 明 | 备 注
|
--------------------------------------------------------------|--------------------
各种能源实际检测数 |
(1)能源计量检测率=------------------×100% |
各种能源应检测数 |
(2)计量检测率低于80% 0分 |
(3)检测量折合标准煤计算 |
--------------------------------------------------------------|--------------------
各类能源计量器 |
具实际检测总和 |
(1)检测率=------------------×100% |
各类能源计量器 |
具应检测总和 |
(2)综合检测率低于80% 0分 |
(3)检测量折合标准煤计算 |
--------------------------------------------------------------|--------------------
各类计量器具实 |
际检测数总和 |
(1)计量检测率=----------------×100% |
各类计量器具应 |
检测数总和 |
(2)计量检测率低于80% 0分 |
--------------------------------------------------------------|--------------------
实际计量检测总数 |
(1)生产经营计=--------------------×100% |
量检测率 各计量检测总数 |
(2)计量检测率低于80% 0分 |
------------------------------------------------------------------------------------
续上表
------------------------------------------------------------------------------
类 | 名 称 | 项 | 考核项目 |分数| 评分标准 |
别 | | 次 | |标准| |
------|------------|------|----------------|----|----------------------|
| | | | | ≥90% 1分 |
| | | | | ≥80% 0.5分|
| | | | |原材料计量检测 |
| | | | |率 |
| | | | | ≥95% 2分 |
| | | | | ≥90% 1分 |
| | | | | ≥80% 0.5分|
| | | | |计量检测用于定 |
| | | | |额管理和评奖1分 |
------|------------|------|----------------|----|----------------------|
4 |计量技术 | 2 |计量标准和量值 |5 |(1)计量标准完 |
|素质 | |传递系统 | | 善 3分 |
|25分 | | | |(2)量值传递完 |
| | | | | 善 2分 |
| | | | | |
| | | | | |
| |------|----------------|----|----------------------|
| | 2 |计量检定的环境 |3 |(1)计量室面积 |
| | |和工作条件 | | 达到规定要 |
| | | | | 求 1分 |
| | | | |(2)温度、湿度、 |
------------------------------------------------------------------------------
------------------------------------------------------------------------------------
工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说 明 | 备 注
|
--------------------------------------------------------------|--------------------
各类原材料实 |
际检测总数 |
(3)原材料计量检测率=--------------×100% |
各类原材料 |
应检测总数 |
(4)消耗指标以计量数据为准 |
(5)原材料计量检测率低于80% 0分 |
(6)计量检测数据用于经济核算及定额指标考核 |
参加评优评奖活动 |
--------------------------------------------------------------|--------------------
(1)能适应本企业工作需要的各类专业计量标准 |
器,种类齐全、等级合理 2分 |
(2)具有有效合格证书 1分 |
(3)凡种类不全的酌情扣分 |
(4)具有专业量值传递系统图和周检计划 1分 |
(5)按周检计划进行量值传递 1分 |
--------------------------------------------------------------|--------------------
(1)计量室面积满足使用要求 1分 |
(2)计量室环境条件符合开展检定工作 1分 |
(3)计量室有卫生、安全制定 1分 |
|
------------------------------------------------------------------------------------
续上表
------------------------------------------------------------------------------
类 | 名 称 | 项 | 考核项目 |分数| 评分标准 |
别 | | 次 | |标准| |
------|------------|------|----------------|----|----------------------|
| | | | | 防震、防尘 |
| | | | | 等环境条件 |
| | | | | 符合开展检 |
| | | | | 定的条件 |
| | | | | 1分 |
| | | | |(3)计量室清洁 |
| | | | | 卫生制度健 |
| | | | | 全 1分 |
| |------|----------------|----|----------------------|
| | 3 |计量标准器周检 |4 |(1)周期受检率 |
| | |合格率 | | 100% 2分|
| | | | | ≥95% 1分|
| | | | |(2)检测合格率 |
| | | | | 100% 2分|
| | | | | ≥95% 1分|
| | | | | |
| | | | | |
| |------|----------------|----|----------------------|
| | 4 |在用计量器具周 |3 |(1)周检率≥95% |
| | |检合格率 | | 1分|
| | | | |(2)检测合格率 |
| | | | | ≥98% 2分|
| | | | | ≥95% 1分|
------------------------------------------------------------------------------
------------------------------------------------------------------------------------
工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说 明 | 备 注
|
--------------------------------------------------------------|--------------------
|
|
|
|
|
|
|
|
--------------------------------------------------------------|--------------------
标准器实际送检台数 |
(1)周期受检率=----------------------×100% |
标准器计划送检台数 |
标准器受检合格台数 |
(2)检测合格率=----------------------×100% |
标准器实际送检台数 |
(3)在用标准器必须具有有效检定合格证书及标志 |
(4)检测合格率的分子项为标准器一次送检合格数 |
--------------------------------------------------------------|--------------------
(1)周检率与检测合格率的计算与上式同 |
(2)在用计量器具必须具有有效检定合格证书及标 |
志 |
(3)周检率和检测合格率低于95% 0分 |
|
------------------------------------------------------------------------------------
续上表
------------------------------------------------------------------------------
类 | 名 称 | 项 | 考核项目 |分数| 评分标准 |
别 | | 次 | |标准| |
------|------------|------|----------------|----|----------------------|
| | 5 |在用计量器具抽 |5 |抽检合格率 |
| | |检合格率 | | ≥95% 5分 |
| | | | | ≥90% 3分 |
| | | | | ≥85% 1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计量人员技术水 |5 |(1)参加考核人 |
| | |平 | | 数占应考人 |
| | | | | 数比例100% |
| | | | | 3分 |
| | | | | ≥90% 2分 |
| | | | | ≥80% 1分 |
| | | | |(2)考核合格人 |
| | | | | 数占应考人 |
| | | | | 数比例 |
| | | | | ≥95% 2分 |
| | | | | ≥90% 1分 |
------------------------------------------------------------------------------
------------------------------------------------------------------------------------
工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说 明 | 备 注
|
--------------------------------------------------------------|--------------------
(1)船舶计量器具不进行抽检 |
在用计量器具 |
抽检合格台数 |
(2)抽检合格率=--------------×100% |
在用计量器具 |
抽检台数 |
(3)抽检安排在两次周检期中间进行 |
(4)抽检数不低于在用计量器具总数的10% |
(5)合格率低于85% 0分 |
--------------------------------------------------------------|--------------------
(1)经各级计量部门及主管部门考核,并取得“计 |
量检定员”证书 |
(2)应考人员指正式参加计量工作一年以上者(不包 |
括学徒工) |
(3)评分标准中(1)低于80% 0分(2)低于90% 0分 |
|
|
|
|
|
|
------------------------------------------------------------------------------------
注:1.进口计量器具,暂时无法检定的暂缓检定,企业可作自校检查。
2.保养计量检测指船舶自修或小修时的计量检测。
3.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和检测率的计算(主要指油、煤、水、电),以各类计量器具的配备率、检测率加权后分别计入:油
占70%、煤、水、电占10%
交通部救助打捞企业船舶计量工作评定办法(试行)
------------------------------------------------------------------------------
类 | 名 称 | 项 | 考核项目 |分数| 评分标准 |
别 | | 次 | |标准| |
------|------------|------|----------------|----|----------------------|
1 |计量管理 | 1 |计量机构 |3 |已建立计量管理 |
| 15分 | | | |系统 3分 |
| | | | | |
| |------|----------------|----|----------------------|
| | 2 |船舶领导重视计 |4 |直接负责 4分 |
| | |量工作并提到船 | |一般性领导 1分 |
| | |舶生产经营管理 | | |
| | |日程 | | |
| | | | | |
| |------|----------------|----|----------------------|
| | 3 |计量人员 |3 |计量管理人员职 |
| | | | |责范围清楚 3分 |
| | | | | |
| |------|----------------|----|----------------------|
| | 4 |建立计量管理制 |3 |制度建立健全 |
| | |度 | | 3分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